夹缝中的老头乐:常年“黑户”难上牌,被迫藏进难监管的乡镇农村
8月22日,山东德州市民老陈买了一辆低速电动车,他挺高兴。
老陈之前开两轮电动车,现在换成四轮,冬天开暖风,夏天能挡雨,“四个轮子就是好”。他五十多岁了,自己开个早餐店,汽车太贵,他买不起,思来想去,还是一万块钱的低速电动车最好。付完全款,也不需要车牌和驾驶证,他直接开着车带上妻女回家了。
售价1万-3万,外观类似汽车,却比汽车续航里程短、行驶速度慢,“优势是不需要上牌上证”的低速电动车正在大行其道。在北京的胡同,在小城的街道,在乡镇的小路,都有“老头乐”的身影,老人用它接孩子,家庭主妇则开它去买菜。
低速电动车在无任何补贴的前提下,完全以市场为导向,达到年销量百万级的规模,甚至一度超过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新能源汽车,按照每辆1万-3万元的价格计算,这是个千亿产值的行业,已成一些地市的支柱产业。支持者认为,低速电动车是市场导向实施供给侧改革的典型产品;而反对者则将其斥为地方政府纵容下的违规畸形发展。
求“钢勾”贾巴尔的职业生涯数据
译名:卡里姆·阿布杜尔·贾巴尔
粤语:卡里.阿巴多.查巴
身高:218cm(当时最高的中锋2.18米)
大学: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
曾效力球队: 密尔沃基雄鹿队(1969至1975赛季),洛杉矶湖人队(1975至1989赛季)
NBA职业生涯:1969年加入密尔沃基雄鹿队,1989年在洛杉矶湖人队退役
1969-1970赛季NBA最佳新秀、NBA最有价值球员MVP(共六次)、两次总决赛MVP、NBA50大巨星、1995年入选NBA名人堂。
1989年,当42岁高龄的Kareem Abdul-Jabbar离开NBA赛场时,留下的是一串光辉璀璨,后人难以企及的纪录:史上总得分最多,总盖帽历史第三,常规赛MVP最多,入选全明星次数最多和职业生涯赛季最长。他还亲手缔造了或许是NBA史上最令人敬畏的一份个人荣誉表及团队荣誉表:最佳新秀,6次总冠军,6次常规赛MVP,2次总决赛MVP,19次入选全明星,2届得分王,NBA35周年大庆和50周年大庆时均入选历史全明星阵容。他还同时拥有8项季后赛纪录和7项全明星纪录。没有任何一名NBA巨星能在“荣誉”这个字眼上同Abdul-Jabbar掰手腕。
娱乐圈的全才林栋甫去世[演员林栋甫去世]
3月14日,网友“新剧不能停”发布了一段最近孙俪和罗晋主演的热播剧《安家》中,徐姑姑(罗晋)表白房似锦(孙俪),这段告白之歌唱得太好了,太动人了,后面的闪回太甜了!
在热播电视剧《安家》中徐姑姑的爸爸,徐有道的扮演者是老戏骨林栋甫,他自带几分强大气场,演起戏来依然非常抢眼。
在新剧《热血同行》的饰演的金先生具有穿透力的眼神,让人难忘。
林栋甫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演员。
演了大半辈子的戏——银幕上,他演植物学家、商会老大、蒋委员长;公众面前,他是配音界的金嗓子、主持人、话剧演员,但如今的他成了一位画家。
林栋甫1957年生于上海,小时候梦想能成为画家。
是什么让羸弱的小女孩变的健康起来
“左右手”的在手相里代表意义为:左“先天”、右“后天”。右手的影响比重较高,左手影响力较小。右手在吉凶判断上占八成的影响力,左手在吉凶判定上具有两成的影响力,因此“断定手相”时,重要用右手来判断,然后再根据左手来做吉凶上的加减分。 右手是判定吉凶的主角,左手是用来在吉凶上面加减分用的。左右手有点差距是正常的事,由于世界上很难有完整一模一样的左右手,不过在判断上必定要知道,右手为主、左手为辅的要害,这样才干够准确判定手相命理的吉凶。至于男左女右的说法则是非正统的手相剖析喔!
一个人的运气好,他的气色就好,手的色泽看起来也一样比较健康,他的手相纹路看起来比拟清楚,直观上就是一个思路明白而理性的人;假如一个人的手相纹路很庞杂,直观上就是一个思绪较庞杂的人,而且事实上也正是如此。由此可见‘以相取人’是很符合自然现象的,这也就是‘手相’猜测的基础原理。
发朋友圈早安调皮的句子
发朋友圈早安调皮的句子(篇一) 1.多么希望你用心抓住每一个机会,而决不放弃成功的希望。
2.我喜欢春天的花,夏天的树,秋天的黄昏,冬天的阳光,还有每天早晨的你。
3.人生最幸福的事,不是活得像别人,而是在努力之后,活得更像自己。所以,只要还有努力的机会,就不要轻易说放弃。
4.孤独不是给别人机会来可怜你,而是给你机会发现更强大的自己。
5.记忆的曲线,有你有我,串联快乐的花朵;生活的点滴,有情有意,芬芳岁月的长河。一条短信,有如此多的牵挂,只因它承载了浓浓的祝福,早安!
6.天明,亮起的不只是阳光,还要有你的好心情哦,早安!
7.忘记,尘世的繁琐,清空心底的欲望,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,如此美好,又是新的一天,早上好朋友。
蒙古族有哪些重要节日
白节过春节,蒙古族人民叫做“大年”。古时候,将春节称为“白节”。如今,人们将农历正月叫做“白月”。原来,蒙古族人以“白”为吉祥。据说与日常饮用洁白的奶食有关,包含着恭贺新春、吉祥如意之意。“白月”也是人们相互交往聚会的时节。节前,人们要做件好看的蒙古袍,备下羊肉和各种奶制品,加上几坛上好的美酒,然后开始“调马”。除夕,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,午夜,开始饮酒进餐,按常规要多吃多喝一些,。除夕人们还纷纷地向长辈人敬“辞岁酒”,围坐吃饺子,俗称“黄馍馍”或“扁食”,耍“嘎拉卡”(下棋),还要听艺人说书,通宵不眠,沉醉在欢乐之中。初一,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,跨上早已调好的骏马,三五成群奔向“浩特”(村镇),挨个地串蒙古包。串包中,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,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,习惯上这种敬酒每敬必喝,有的还边歌边舞,串包男女利用这个机会赛马,尤其是青年男女各不相让,他们大都以“浩特”之间距离为比赛距离,开始男女追逐。 蒙古族人民把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称作“白节”,这是为什么呢? 农历正月在蒙语中称为“查干萨日”(意为白月)。蒙古民族最崇尚的是白色,以白色为纯洁、吉祥之色,故称春节为白节。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,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元朝初年,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,就非常重视过白节,这在《马可波罗游记》中也有很详细的描绘。 现代蒙古人也把白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。腊月三十晚上,全家老少穿上节日盛装,欢聚一堂,拜贺新年,彻夜不眠。通常全家老少先是烧香拜佛,然后晚辈向长辈依次献哈达、敬酒、礼拜。初一清晨,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,直到“白月”十五或月底才结束。整个白月期间,草原上的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,带上崭新的哈达和美酒等,三五成群,挨家挨户给各浩特(定居点)的亲友、家长拜年。 端午节每年阴历五月五日,端午节,蒙古族有一个特殊的风俗就是打大围,它的规模之大,常超过其他猎日,因此在东部区,个别地方甚至把它作为蒙古族的“猎节”。 打大围,是蒙古族围猎中相当壮观的一项活动,一般在一年中要进行两三次或三五次,日期主要采取约定的办法。但五月端午打大围,却是一次固定不变的围猎活动。 相传,很早以前,有一次蒙古族部落遭到异族的侵袭,由于部落成员都出去打大围,从而使一场报复性的仇杀得以幸免。这一天正好是阴历的五月初五。所以从那以后,五月初五都要打大围的习惯就传承下来了。还有一种传说是:成吉思汗是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围猎受惊致死的,后来,就把五月初五作为猎日,以射杀群兽,保圣主的宠爱之恩。无论哪一种说法,都表明蒙古族人民对自己部族的热爱,所以这个传统猎日,代代相传,一直沿袭至今。 打大围开始的前几天,部族人员聚集在一起,大体约定了围猎的路线、范围,并推举打大围的总指挥“阿宾达”。担任这一职务的一般是这一带既善于打猎,又德高望重、办事公道的人。 打大围的方式一般有两种:一种是门猎。主要是在山区,猎人把猎物从山口往一个山沟里围。另一种是“围猎”。是在平原地区。因没有山沟,地势平坦,打猎时就在几十里的方圆内,从四面八方往中间围。 围猎开始,猎人们骑着最好的猎马,背着枪(或弓箭),腰间挎着猎刀,别着布鲁,带着成群的猎狗,农业区还赶着大车,从不同的地点进入围场。 打大围到了中午,猎人们三五聚,点起篝火,就地野餐。餐后,继续围猎,下午黄昏十分,围猎进入高潮。而这时的猎物也是非常的丰厚了。黄羊、野兔、老虎、豹子都是猎人们一展身手的好对象。围猎中,最能表现出一些神勇无敌的英雄,有些艺人也从此取材,创作出一些传奇故事,流传于民众之中。也有些老人趁机给那些好猎手介绍对象,从中娱乐。这样一直到天黑,猎人们满载而归。 端午节过后,盛夏到了,生产活动也随之多了起来,此时禽兽也到了繁殖期,所以狩猎活动也就基本停止了。勤劳的牧民们每天驰骋在无垠的草原上,用骏马和套杆看护着自己的畜群,也用心在等待着下一个更加丰收的端午猎日。 兴畜节蒙古族是游牧民族,爱畜如子。正月里给人过春节的时候,也不忘给牲畜过新年。兴畜节也蒙古语称玛力音新敖如鲁呼,也可译作“迎春宴会”,是蒙古族牧民很早以来的传统习俗。这一节日没有固定日期,大体在正月和清明前后。以每个村落为单位,预期举行。到期男女老幼集合在野外,支帐幕设锅灶,将所有牲畜赶来,查看膘情,研究春天接羔接犊的问题,给肥壮的种公畜挂彩。然后有摔跤、说书、唱歌、好来宝等娱乐,然后举行一些简单的宴会,欢庆节日。 苏尼特人的兴畜节是在除夕这天举行,其中抹画公羊是重头戏。除夕这天,苏尼特一带的牧民们要像打扫居室一样把羊圈牛栏打扫得干干净净,把牲畜都赶回来,喂饱饮足,然后在羊圈的正中央,四四方方空出九块羊砖,起过羊砖的地方,露出个四方坑,这就是“羊席”。羊砖是牧民们用羊粪踏实的方块形的羊粪砖。将这些羊粪砖搬到浩特东南――太阳上升的方向垛起来。蒙古语叫做“堙德尔”。当东方启明星缓缓升起以后,全家男女老少换上崭新的衣服,来到堙德尔跟前,摆上食品,焚燃九柱香,向天向地泼洒新茶、黄油、饼子,对着新年灿烂的太阳磕三头。接着在羊席上拢一堆火,把香柏叶、黄油、饼子等等撒上去,插上几柱香,让圈里的羊儿们闻闻它们燃烧出的芳香味儿。 对于群里的公山羊绵羊,还要特殊优待。就是要给它们进行抹画礼。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跑过去,扳着羊犄角把它们拉到羊席跟前。大人们则端来一只盛着黄油、鲜奶的银碗。扳开羊儿的嘴,把碗里的东西喂进去一些,然后在它们的脖子上系一条哈达,脊背上撒些黄米,接着吟唱道: 形态如盘羊,威武似大象。大角头上盘,肥尾臀上长――用美味和佳肴,抹画这洁白的公绵羊……道繁殖的季节,产出千万只羔羊。到来年的春天,生出无数只羔羊……在风中吹不走,在雪里不迷向,天旱不炸裙,雨涝也无恙……愿我有福的牲畜,孽生得像黄米一样!而后把它们放回群中,泼点奶茶,这就是抹画公羊,寓意牲畜繁衍兴旺。抹画公羊以后就把圈门打开,牧羊人赶上羊群准备出牧。此时女主人赶快跑出来,端了满满一盘白油、黄油、酸油、奶豆腐,还有饼子和其他熟食,就是抹画公羊的食品,这些都通称米列德斯,女主人它送给牧羊人。牧羊人欣然接过米列德斯,优哉游哉跟在羊群后边出场了。 初一出门拜年的人们,倘若看到出牧的牧羊人,便下马给牧羊人拜年。牧羊人把米列德斯赐给来人。尝过米列德斯的客人,一定要绕过羊群走路,不能从羊群中间横驰而过。当夜幕降临的时候,牧羊人放牧归来,主人要早早迎上去:“初一羊吃的稳吗?”牧羊人总是说:“羊吃得很稳。”说着把装米列德斯的口袋摘下来,倒进木盘,作为“牲畜的福祉,祖先的恩赐”,与左邻右舍分享,还要饮酒唱歌热闹一番。 克什克腾旗的蒙古人,在二月初才给牲畜过新年,日期也不固定,需要事先约好。这一天,一个浩特的男女老少早早起来带上食物、帐篷,集中到一个水草丰美、环境幽雅的僻静之地,搭起帐篷,支起锅灶。待放牧的人则赶着各家的牲畜,从四面八方向这里靠拢的时候,孩子们就迎上去,替他们照看牲畜去了。因为今天是兴畜节,这些羊倌、牛倌、马倌、驼倌都是有功之臣,无论年纪大小、辈份高低,暂时休假,被请进中央的大帐篷里,跟那些德高望重的乡间父老并肩坐在一起。大家推选一个“尼尔巴”,即管总务。他指导大家将带来的茶和肉放进一口大锅里熬煮。在此期间,人们把从各家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奶食、饼子、瓶酒,摆在牛羊倌们和父老面前。然后各取点样品向高天大地、四面八方泼散,而后大家可以动口分享。当肉快炖熟的时候,刚才那些照看牲畜的孩子,就把奶多的乳牛、驹多的母马、公羊公驼这些“牲畜的代表”牵来,让父老或牛羊倌们在每只的头上或额上抹画一点黄油,祝福一番:“愿你成为万只羊的头,千头牛的首!”把头羊脖子上的旧布条取下来,换上新的。这时,大家才可以大口吃肉,不停杯地喝酒,尽兴地热闹。这中间往往要穿插一些赛马、摔跤、射箭等小型比赛来活跃气氛。和苏尼特牧民一样,克什克腾旗人也会将这天的食物与大家一起分享。所以对这天吃剩的酒肉饭菜奶食饼子,尼尔巴要作为“牲畜过年的口福”,分发给大家享受。另外在巴林等地,牧民们对此节日也是相当的重视。 我国古代,家家都讲究人丁兴旺,但对于草原上纯朴的牧民来说,畜群兴旺也是一样的重要,因为畜群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东西,如果没有它们,草原将失去应有的生机活力,草原上的牧人也将成为无米的媳妇,不知怎样为炊。所以让我们也用牧民们的一句颂词来祝福草原牧民吧:抹画这洁白的公绵羊……到繁殖的季节,产出千万只羔羊。 佛灯节佛灯节是一个宗教节日。农历十月二十五日,是一百零八岁的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圆寂升天的日子,在这一天,僧侣众生都燃起佛灯为他举行葬礼。从那以后,为了纪念这位宗教界伟人,一些徒子徒孙就逐渐创立了佛灯节。也有一说是为了纪念宗喀巴的诞辰。随着黄教在蒙古族地区的日益兴起,这一节日便在民间流行起来。 各喇嘛庙都集会念经,夜间星星出全后,点千盏佛灯,参拜的人极多,每户每家也都在星星出全后在佛前点灯,用新鲜黄油供佛,预备甘美的“阿木斯”吃,并赠给邻里。传说这天是黄教始祖宗喀巴的诞辰,也是圆寂之日,所以这是起源于宗教的节日。 每到这一天,卫拉特蒙古部邻近居住的几户人家,就在浩特东南半里左右的地方,用泥巴或砖头垒一个六尺高的敖包。等到暮霭沉沉繁星满天的时候,各家各户就把自制的佛灯拿出来。在一个长者的导引下,把他们插满了这座敖包。卫拉特的这种佛灯是用白面捏的,在草棍上绑上干净棉花,嵌进中间作为芯儿,里面再注满酥油便成为一个灯盏。这种灯盏每人至少要做百盏,多者不限。因为宗喀巴活了一百零八岁,是个长寿老人,所以人们做许多的佛灯,虔诚之余,也是为了给自己讨个吉利。这样一来,敖包上的灯盏就上上下下插得满满的。当大家都把各自的灯盏点燃后,敖包就变成一座灿烂的灯山,美丽壮观。此时,大家在灯山下跪围一圈,祈祷宗喀巴佛爷慈悲恩典,赐给我们长命百岁,保佑众生健康平安。然后围绕登山顺转三圈,各回各家喝茶吃饺子。 察哈尔蒙古的佛灯节与卫拉特蒙古部的还有区别。在察哈尔地区,灯盏是把莜面用放了砂糖的奶水搅起来捏成的,把芨芨草棍上缠上新棉花,插进每盏灯里作为灯芯。再用黄油一盏一盏灌满。以家庭为单位,每家至少也捏几百盏,家富的捏几千盏,都一圈一圈摆在铜盘或木盘里。晚上星宿全了以后,把佛灯搬出来,从佛包开始,居室、凉房、羊圈、羔棚,都要摆上。每人手拈一柱燃着的黄香,在长者的带领下,用它把所有的佛灯一起点燃。顿时浩特灯火通明,倘若佛祖居住的灵界般金碧辉煌。接着大伙都集中到一个大户人家,围绕火撑子坐个圆圈念玛尼经。再炖上一锅鲜美的羊肉。一圈玛尼经念完了,锅里的羊肉也煮熟了。大家一起分享这佛祖赐予的神食。吃喝以毕,各自回家睡觉。 巴林蒙古族在这天要做一种叫“蒙利森巴达”的点心,做法是将炒米碾成碎米,用黄油炒后加入红糖,在“琶纳” (做奶豆腐的模子)内压成硬块,然后按四方形和三角形切开,互相送礼。在大人们念玛尼时,孩子们在有灯的地方跑来跑去,追逐嬉戏,玩得十分开心。第二天一大早,他们仍然是最活跃的人物,当人们还在梦乡的时候,他们已经争先恐后爬起来,三五成群,吵着闹着,到各家去抢吃佛灯。因为这时的佛灯芯已经燃完,油也耗干了,黄油在燃烧的时候已经渗进了灯盏,灼热的火光又把灯盏燎黄烤熟。佛灯本来就是糖、奶、面做的,自然是一种比较别致的风味小吃。而且大家祭拜的是长寿的佛,所以应该尝尝灯节的口福,因此大人们也都要尝的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察哈尔的佛灯会,四九年以后就陆续中止了。卫拉特虽延续至今,但已经失去了原滋原味。没有到出奔跑着抢佛灯的孩子,也很少看见那种灯火通明的盛景了。也许这就是时代更迭和前进给人们带来的变化吧,大家失去的比较森严和虔诚的崇拜,换来的是建立在现代社会上的另一种形式的快乐。 麦德尔节麦德尔节过去是一种宗教活动。自古以来卫拉特人就把每年的正月十五作为麦德尔佛诞辰,视为吉祥之日举行庆典活动。在宗教里把麦德尔称之为传播佛教、解除人民疾苦的神,人们信仰这个神佛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。 宗教界认为,正月十五是神佛大师宗教学业结束的一天,正月十六是麦德尔佛主持教学的一天,为了连续不断的把宗教学发扬光大,就把正月十五这一天作为麦德尔佛诞辰的日子。由于过去蒙古人过着游牧生活,举行盛大集会的活动场地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,一般只能是在寺庙里举行。每当正月十五这一天,县、乡、村的男女老少都要早起,穿上盛装,到寺庙参加麦德尔节的庆祝活动。巴音郭楞的土尔扈特、和硕部举行的麦德尔节,首先是喇嘛们以宗教盛会的形式吹响号角,敲锣打鼓,念经祈祷。然后,前来参加的人给麦德尔佛磕头。 像麦德尔佛跪拜的仪式,是在一位年长的人的带领下,来到寺庙前排好队,双手放在额上,给麦德尔佛跪拜,完毕后,才能把自己带来的贡品放在麦德尔佛的供桌前。在麦德尔佛的挂像边从右向左转过去,绕寺庙从右绕几圈。这样跪拜完毕后,大家相互拜年,互道祝福。之后,还要举行麦德尔节的赛马、摔跤、射箭等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。就像那达慕盛会一样,人头攒动、载歌载舞,热闹非凡。大家都一颗虔诚的心在欢送吉祥如意的上年,迎来时来运转的本年。所以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,卫拉特人纷纷从各地赶来寺庙参加这一活动。因为他们相信,这种对佛的尊崇会给他们带来好运,消除灾难。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,这一宗教活动逐渐变为互相拜年的传统节日。
发表评论